四年拉鋸戰塵埃落定,國產沙盒佳作《迷你世界》不會下架
近日,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公布《我的世界》、《迷你世界》訴訟糾紛一案終審結果公布,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判決迷你玩公司未侵犯網易公司對《我的世界》游戲整體畫面享有的著作權,網易公司主張迷你世界游戲整體侵權及要求游戲停運的請求被依法駁回,《迷你世界》游戲將繼續運營。
早在2018年,網易游戲就曾把《迷你世界》告上法庭,而后卻以撤訴收場;2020年年中,網易游戲再次起訴并要求巨額賠償和停服道歉,此舉也未獲得法院的支持。在終審結果公示之后,暫未看到雙方繼續上訴的聲明,《迷你世界》在官方公告中表明,游戲不會下架,但會以此為戒吸取教訓,繼續發力沙盒游戲市場。
近年來,隨著民眾知識產權意識覺醒及相關部門監管力度加大,界限模糊的“游戲抄襲”被率先推向輿論的風口浪尖,但游戲版權保護存在爭議是不爭的事實。同濟大學法學院知識產權學院教授、知識產權與競爭法研究中心主任張偉君就曾經對網易游戲和《迷你世界》的一審判決提出過質疑,他認為一審判決(一審判決結果為認定《迷你世界》存在部分元素侵權)在沒有對涉及的“元素”進行仔細辨析的情況下,就得出了它們“均是游戲的核心玩法的具體表達,不屬于思想范疇”的結論。于是,該判決通過把這些元素認定為當然地受著作權法保護的“具體表達”,然后又認為這些元素的“出現、破壞、合成”是“類電作品的主要表現形式(即動態畫面)”,最后完成了從“元素相同或近似”到“動態畫面實質相似”的邏輯推演。這樣的裁判說理,看似步步為營嚴絲合縫,但并不一定經得起仔細推敲。
其實,在侵權方面,游戲業內時有糾紛。單從網易游戲來看,官司訴訟對象就不止《迷你世界》。比如,網易游戲代表作《夢幻西游》和近十家游戲公司存在官司糾紛;《荒野行動》也曾因涉嫌抄襲被國外知名游戲開發商PUBG告上法庭等等。這次和《迷你世界》的官司,只是網易游戲眾多案件中的一個小案件。有網友猜測,在這樣一個小案件上耗費多年,網易游戲也許是想通過其強大的背景實力,在獲得一大筆賠償的同時,進一步占領、壟斷國內沙盒游戲市場。
對《迷你世界》而言,這場官司未如網易游戲所訴造成重大打擊,官方也表示會尊重并履行判決結果,繼續保持正常的運營。
對糾紛雙方而言,本次訴訟案只是前進道路上的一道“小坎”,但它也警醒游戲廠商應該加強知識產權意識,提升自身的研發和創新能力、運營能力,給玩家帶來更好的服務和體驗。
本文來源:責任編輯:孫姍姍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如若轉載,請 戳這里 聯系我們!
本網站轉載信息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請讀者僅作參考,投資有風險,入市須謹慎!
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郵箱:info@qbjrxs.com!